眼睑下垂警惕重症肌无力

有时候眼睑下垂可能是重症肌无力的表现,那么什么是重症肌无力呢?重症肌无力有什么临床表现呢?
什么是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种横纹肌神经肌肉接头点处传导障碍。重症肌无力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5-5 /10万,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年女性和老年男性居多。前列高峰为20岁,第二高峰约50岁,男女比例为1:2。
重症肌无力有哪些症状?
重症肌无力的主要表现是肌肉的易疲劳或无力,轻度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睑下垂、复视(即看东西时出现重影)、言语困难、吞咽障碍和轻微的肢体无力等症状。重患者则可能会经历呼吸困难和球麻痹(这是一种重的神经系统症状)。此外,重症肌无力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症状在早晨较轻,到了晚上则加重,经过活动后会加剧,而休息后有所缓解。肌无力的发作可以是逐渐出现或是快速发生,恢复的情况也可能是完全恢复或部分恢复。
重症肌无力有哪些类型?
重症肌无力可以依据肌无力的发生部位进行分类,包括眼肌型、延髓肌型以及全身型。眼肌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睁困难,眼睑下垂。眼球运动受到限制,可能出现斜视和复视,重时眼球可能固定不动。眼内肌通常不受影响,瞳孔反射一般保持正常。延髓型(或称球型)则表现为面部肌肉、舌部肌肉、咀嚼肌和咽喉肌容易受到影响,导致咀嚼无力、吞咽困难,舌头运动不灵活;软腭肌无力使得发音变得鼻音明显;在交谈一段时间后,声音会变得低沉或出现嘶哑。全身型的表现则包括抬头困难,患者常需用手支撑头部;伴有胸闷和气短,行走时感到乏力,无法长时间行走,咳嗽无力及呼吸困难,重时可能因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
如何确定重症肌无力诊断?
诊断的依据包括部分或全身性骨骼肌的易疲劳现象,表现为波动性的肌肉无力,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缓解,以及晨轻暮重的特征。体格检查未发现其他神经系统的异常体征,低频重复电刺激下波幅呈递减趋势,使用胆碱酯酶抑制药物治疗结果显著,同时对箭毒类药物表现出超敏感等药理学特征。对于诊断较为困难的病例,可以考虑采用疲劳(Jolly)试验、腾喜龙或新斯的明试验、AchR抗体测定、神经重复电刺激检查等方法进行进一步评估。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方法:
1、抗胆碱酯酶类药物;
2、免疫抑制剂;
3、静滴大剂量丙球;
4、血浆交换疗法;
5、外科手术切除胸腺: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有效的机理尚不清楚,手术可能去除了启动自身免疫的胸腺肌样细胞表面的乙酰胆碱受体抗原。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