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儿童弱视,弱视由哪些方面引起的?
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异常引起的单眼或双眼较好矫正视力低于同龄的正常值,且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称为弱视。
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如不及时干预治疗,可引起弱视加重,甚至失明。
弱视病因
1.斜视性弱视
该病症在单眼中发生,患儿可能出现斜视或曾经有过斜视的症状。通常发生在四岁以下的患儿,属于单眼恒定性斜视。由于大脑皮质主动抑制斜眼的视觉冲动,导致长期抑制形成弱视。视觉抑制和弱视只是程度上的不同,一般情况下,当斜眼注视时,抑制可以解除,而弱视则是持续性的视力减退。斜视发生的年龄越早,抑制产生的速度越快,弱视的程度也越深。
2.屈光不正性弱视
由于双眼视网膜成像大小清晰度不同,导致屈光度较高的一只眼睛的黄斑部成像模糊且较大。这种情况会导致双眼无法形成正常的双眼单视,因为两眼无法充分融合反射刺激。当两眼的屈光度相差超过300度时,通常会出现弱视和斜视。因此,被动性抑制和主动性抑制同时存在。
弱视的程度与屈光度数不一定相关,而与注视方式有关。旁中央注视者的弱视程度较深,这种弱视与斜视性弱视相似,是功能性的且可逆的。在临床上,有时很难区分弱视是由屈光度数不一致引起的原发性弱视,还是由斜视引起的继发性弱视。如果能及早发现这种类型的弱视,并及时佩戴眼镜并坚持弱视治疗,就有可能完全治愈。
3.屈光参差性弱视
多为双眼性,发生在高度近视、近视及散光而未戴矫正眼镜的儿童或成年人,多数近视在600度以上,远视在500度以上,散光≥200度或兼有散光者。
双眼视力相等或相似,并无双眼物像融合机能障碍,故不引起黄斑功能性抑制,若及时配戴适当的眼镜,坚持弱视治疗,视力可逐渐提高直至完全治愈。
4.废用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
在婴儿期,由于上睑下垂、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或眼睑手术后遮盖时间过长等原因,会导致光刺激无法进入眼球,从而妨碍或阻断黄斑接受形觉刺激,进而产生弱视,因此也被称为遮断视觉刺激性弱视。儿童弱视正确训练方法
01 提升视力
配戴眼镜进行屈光矫正,在戴镜基础上进行精细训练或视刺激。也可在正规机构进行康复性视力训练。
在此阶段,远视性弱视只要充分使用眼睛,做训练、打游戏、看电视等形式不限,家长和孩子对于这种训练方法都乐于接受。
而近视性弱视,就很矛盾,弱视也要提高,近视防控也要做,所以一定要到正规机构进行。
02 建立双眼视功能
弱视进行干预后,双眼或单眼视力达到正常了,就算弱视z愈了吗?严格来说不算哟,只有视功能恢复到正常,拥有双眼立体视才是弱视治愈的终点。
以上提及的"如何治疗儿童弱视以及弱视的引起原因"仅为概述,如果您还有疑问与专属顾问进行一对一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