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糖尿病会导致失明
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引发多种糖尿病的并发症,有些甚至可以导致失明、截肢的后果。那么,为什么糖尿病会导致患者失明呢?

医生指出,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失明的原因主要是眼病病变的发生,当眼部发生病变的时候也可引起多种疾病,以下两种就是主要导致患者失明的眼部疾病。
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青光眼导致的失明病例在盲人群体中占据了20%的比例。青光眼的类型繁多,其中具挑战性的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其发病快速,患者常常感到极度痛苦,舒缓的可能性非常低。糖尿病引发的青光眼通常属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常见于糖尿病视膜病变的中后期,视膜的缺血性变化促使虹膜内形成新生血管,进一步引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
由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展迅猛,视力急剧下降,可伴有眼痛、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重者还可发生眼内大量出血,药物治疗多难以奏效。手术治疗往往因术后新的滤过口再次粘连、闭合而造成手术失败。

2、骤盲白内障
糖尿病引起的白内障称为糖尿病性白内障或并发性白内障,在糖尿病并发的眼病中居第二位,是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与血糖高、房水渗透压发生改变以及代谢紊乱所产生的毒性产物有关。高血糖引起的白内障又称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

在糖尿病的晚期,因色素膜炎及重的糖尿病视膜病变所引起的晶状体代谢异常,导致的白内障被称为并发性白内障。这种真正的糖尿病性白内障通常出现在年轻的重症糖尿病患者中,甚至在幼儿中也可能出现,而在中老年人群中则相对少见。双眼往往会同时受到影响,且病情发展快速,常常在几天内就会达到成熟阶段。如果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早期及时控制血糖,变得浑浊的晶状体有可能部分恢复其透明度。然而,一旦晶状体完全浑浊,独特的解决办法便是依赖手术进行复明。如果治疗措施不及时,患者很快可能会面临失明的风险,因此这种情况被称为骤盲白内障。
健康小贴士:为了预防失明的发生,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控制好血糖,还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针对糖尿病的源头进行完全根除,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并发症发生。

糖尿病并不可怕,但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目前针对糖尿病,普通药物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病情,不能缓解糖尿病,所以不要盲目求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