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溢症该如何鉴别与诊断?
溢泪症是指因泪道发生功能障碍,导致泪液外溢。本病常由泪小点异常或泪道异常引起,泪小点外翻、狭窄、闭塞或无泪小点时,泪液不能流入泪道,发育异常(先天性闭锁)、外伤、炎症等使泪道狭窄或阻塞,均能发生溢泪。
一、泪道通畅的泪溢
临床常遇到,对此类患者,经泪道冲选通畅,往往忽略进一步寻求泪溢的病因。
(一)下泪点位置异常
维持正常的导泪功能,上、下泪点相比较,主要依靠下泪点。因此下泪点的位置异常可以弓起泪溢。
1、下泪点外翻的现象是正常泪点浸没于泪湖中,并与球结膜紧密接触,即使患者向上仰视,若不拉开下眼睑也无法看到下泪点。这种紧密的接触关系是维持泪液正常引流功能的关键因素。通过简单的视诊即可确认泪点的具体位置。虽然泪道冲洗正常,但仍可能因泪液无法有效导流而导致泪溢。造成下泪点外翻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先天性缺陷、瘢痕性眼睑外翻、老年性眼睑皮肤松弛及面神经麻痹等。特别是轻微的面神经麻痹常常被忽视,此时可以让患者微笑以便更好地观察。
2、下泪点内翻常因内翻倒睫、各种原因的睑球粘连,使下泪点内卷,虽冲洗泪道通畅,但也可导致溢。此种情况多与内翻倒睫刺激,引起反应性泪液分泌过多的流泪同时存在
(二)排泪的吸收功能不良
这种泪液溢出现象常常被忽略。患者主要表现为流泪,但泪点的大小和位置并无异常,经过冲洗泪道也显示通畅。需要进一步通过泪囊碘油造影来排除泪囊的瘢痕性缩小、泪囊扩张功能不足及泪囊壁增厚导致的无弹性。此外,还需排除眼轮匝肌无力引起的泪液排出功能障碍。这四种情况均可能破坏泪液排出机制,从而导致泪液溢出。后者通常在面部神经麻痹尚未显著导致眼睑外翻和下泪点外翻之前,就可能引发泪液溢出。泪囊肿物的早期阶段也可能出现泪液溢出症状。此时泪道依然通畅,仅是影响了泪囊的排泪功能所致。通过泪囊碘油造影可进行确诊。
二、道阻塞或狭窄的泪溢
泪道阻塞多发生在泪点、泪小管、泪囊与鼻泪管交界处,以及鼻泪管下口。
(一)泪点狭窄或阻塞
可以是先天的,或由于外伤、炎症所致瘢痕形成。视诊可见泪乳头处泪点狭窄或闭锁,即在泪点处形成一白色小突起,或根本无泪点痕迹。
(二)泪小管阻塞
为常见病。特别是内侧段泪小管,。总泪管及其进人泪囊处。原因有先天畸形、炎症后瘢痕、创伤等。泪道冲洗不通,液体自原泪点反流。泪道探术泪小管处有阻力或不通,即可确诊。
泪小管炎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病症。在炎症阶段,泪道会出现充血和肿胀,导致泪道变窄或完全阻塞,从而引发泪液溢出。泪小管炎通常伴随泪小点的炎症,往往是由于慢性结膜炎的扩散所致。有时,患者将泪液溢出错误地归因于结膜炎,而忽视了泪小管的潜在问题。泪点区域的肿胀是独特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症状。肿胀的泪乳头会出现充血和突出,偶尔会被误诊为麦粒肿。在这种情况下,泪道的冲洗往往不够顺畅,但一旦炎症得到缓解,泪液溢出的症状便会自然而然地消失。
(三)鼻泪管阻塞
多由鼻炎上延,使鼻泪管阻塞。主诉泪溢,压迫泪囊部无分泌物自泪点溢出,冲洗泪道不通。泪道探术有助于诊断。
(四)慢性泪囊炎
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疾病,女性患者的数量通常多于男性。泪液在泪囊内的积聚,主要是由于鼻泪管的阻塞,进而导致泪囊炎的发生。患者的主要表现为泪液溢出,通常伴随同侧的慢性结膜炎。外观通常正常,但在某些情况下,泪囊区域可能会出现轻微的隆起。通过按压泪囊区域,可能会看到黏液、黏液脓性或脓性分泌物的反流。当泪小管也发生阻塞时,分泌物会在泪囊中积聚,形成球形的液囊肿。在这种情况下,泪囊区域会出现球形隆起,表面平滑,与皮肤没有粘连,按压时囊肿有弹性。如果用力按压,其内部液体可能会通过小泪点排出,或沿鼻泪管流入鼻腔,但很快又会重新充满,反复形成囊肿。此病症需要与肿物或寒性脓肿进行鉴别。泪囊肿物在泪囊造影中可显示肿块阴影,且不会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的反流,活体组织检查是诊断肿物及结核的可靠方法。泪囊区的皮脂腺囊肿位置较为浅表,与皮肤有粘连,冲洗泪道时通畅,较容易进行鉴别。
(五)新生儿泪囊炎
又称先天性泪囊炎。可发生于泪囊与鼻泪管交界处至鼻泪管下口之间的任何部位。是鼻泪管形成过程中,泪道原基上皮柱分段管化时未能完全开通,即先天性鼻泪管未开通,使泪液和微生物满留在泪囊内,引起继发性感染所致。约有2%-4%的足月产婴儿有此种膜性阻塞。
但大多数残膜在生后4-6周自行萎缩而恢复通畅。Cassady(1952)报告73%出生时不通,平均生后3周半自行开通。一般从生后10d或更长时间开始,先有泪溢,逐渐变为脓性分泌物,常被误诊为结膜炎。压迫泪囊区有脓性分泌物反流者即可诊断。
(六)泪道肿物
1、泪小管肿物主要有炎症性肉芽肿,次为乳头状瘤,可以引起泪道阻塞而出现泪溢。
2、泪囊肿物相对罕见。早期症状主要为泪水溢出,这通常是由于泪囊壁的肿物细胞浸润导致其失去弹性。泪道冲洗测试通常顺畅,偶尔会有疼痛感,有时可能会从泪点排出带血的分泌物。这种情况常常被误认为是慢性泪囊炎。通过线泪囊造影,可以观察到泪囊的扩张、移位或形态异常。如果在泪囊区域发现肿块形成,需要与泪囊部位的液囊肿进行鉴别。如果肿物影响到皮肤,可能会形成溃疡,局部淋巴结可能会肿大,甚至出现转移现象。需要与泪囊区表面的皮肤肿物进行鉴别,后者的泪道冲洗通常是畅通的,泪囊造影结果正常。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