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不适用电脑验光?
计算机验光设备初次问世于上世纪70年代,许多人认为这种验光方式的准确性高性优于传统人工验光。人们普遍认为,计算机在处理数据时比人脑更加客观,运算速度也更快,精度更高,能够有效避免人工验光中常见的由于主观因素导致的度数偏差。实际上,计算机验光的原理与视膜检影法是相似的。它是通过光电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来检测眼睛的屈光度,随后自动显示和打印出屈光度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眼睛的度数。
在理论上电脑验光的准确性高度应该能够得到确保,但是实际操作中却屡屡失误,那么电脑验光的毛病又出在哪里呢?
有医生指出,若受检者处于完全静止的状态下,电脑验光的结果将会相对准确性高。然而,这种完全静止的状态在物理学上被视为理想状态,普通人很难做到。因此,电脑验光仪对眼睛的测量结果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并且只能对受检者的屈光度数进行大致的估算。此外,电脑验光的另一个明显缺陷在于其操作过程仅在瞬间完成,就像相机的快门一闪,容易使受检者感到紧张,从而导致视力度数瞬间上升,终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高性。
其次,由于电脑验光结果的误差,不能忽视验光员的操作失误和个人主观判断,以及设备本身的质量稳定性或老化现象,这些都会导致验光结果的不准确性高。许多眼镜店误以为电脑验光只是机器的工作,操作人员只需简单启动设备,然而实际上,这其中的细节颇有讲究。合格的电脑验光师应在专業培训机构接受至少三个月的系统培训,并获得初级验光员的资格,若想晋升至中级或优质验光员,还需经过更为严格的考核。目前,在北京市的眼镜店中,服务人员的专業水平差异明显,拥有优质验光员资格的仅有十人左右,而不少未经培训的假冒医生也在其中混杂。
儿童不宜选择电脑验光
因此,医生们建议,由于眼睛是一种动态且复杂的生物器官,电脑验光的结果仅供临床参考,不能直接依据电脑验光的结果进行配镜。当然,电脑验光仪能够快速测量屈光不正的基本情况,有时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温先生表示,目前较为靠谱和规范的配镜方式应该是在电脑验光之后,再进行人工插片验光,将两种验光方式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在上海,这一规定更加严格和专業,该市百货商业协会眼镜专業委员会的行业规范早已明确指出,验光必须分为三个步骤:电脑初测、暗室检影、试戴矫正。尤其是在第二步中,经验很丰富的验光师可以通过验光镜的小孔,观察到投射到视膜的反光,并根据反光的速度、亮度和方向变化来判断被检者是否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从而避免电脑验光可能带来的误差。
青少年不宜进行电脑验光
青少年群体的睫状肌调节能力较强,且影响因素日益增多,这使得通过电脑验光所产生的误差可能会更为显著。此外,在青少年中,许多近视眼的情况属于调节性近视或假性近视。若确实需要使用电脑验光技术,建议在验光前使用阿托品眼药水,以确保睫状肌得到充分麻痹后再进行检查。尤其是对于12岁以下的儿童,在选择验光方式时应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