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近视率过半,除激光外有哪些方式可矫正近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非常新发布的《世界视力报告》,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率超过了一半。据南都记者了解,近视是我国青少年常见的眼科问题之一。除了成年后可以通过激光手术进行矫正外,专家表示,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可以采用框架眼镜、硬性角膜接触镜(如OK镜和RGP)以及软性镜片等三种方式来延缓近视的进展。其中,硬性角膜接触镜已经在文献中被证明可以有效延缓近视的发生。然而,专家指出,具体使用哪种类型的矫正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另外有专家提醒,家长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时候应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切勿听信部分所谓“近视按摩矫正”等手法。
我国过半青少年受近视困扰,专家称“激光手术”是矫正非治愈
根据上述报告,记者注意到全球近视人数目前约为26亿,19岁以下的近视者为3.12亿,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的近视率不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该报告还单独列出了我国青少年的近视发病率,称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近视率约为67%左右,这也意味着超过一半的青少年都面临着近视的问题。
根据南都记者的了解,许多家长都认为“利用激光手术可以在孩子成年后治愈近视”。然而,一些专家认为,激光手术并不能真正“治愈”近视,而只是进行了矫正。之前,北京同仁医院和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副所长胡爱莲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一旦被诊断为常见的轴性近视,眼球的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从球形变为椭圆形。
“然而,激光手术只是通过调整角膜的聚光性,使光线能够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而不能改变近视眼轴的拉长情况。因此,近视是无法完全治愈的,只能通过科学方法进行矫正。”胡爱莲指出,并且她并不建议每个患者都进行近视手术,而是建议他们首先去医院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手术。
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眼科领域广泛应用的激光手术主要包括准分子激光、飞秒激光和全飞秒激光。这些先进的激光技术在治疗近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这些手术对患者的近视度数和年龄等因素有一定的要求。
以如今备受关注的全飞秒激光为例,该手术适用于年龄在18至50岁之间的人群,并且近视度数不超过900度。这一手术技术通过严谨控制激光脉冲的时间和强度,有效地矫正眼球的屈光不正,进而改善视力。
硬性角膜接触镜分“日用”“夜用”,或可延缓近视加深幅度
由于青少年不适宜使用激光手术来矫正近视,因此“在18岁前延缓近视进展,成年后在考虑是否接受激光手术”则是很多家长的选择。
根据南都记者此前的采访,目前矫正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方式主要有框架眼镜(普通眼镜)、软性镜片和硬性角膜接触镜。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非常新发布的《世界视力报告》,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率超过了一半。据南都记者了解,近视是我国青少年常见的眼科问题之一。除了成年后可以通过激光手术进行矫正外,专家表示,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可以采用框架眼镜、硬性角膜接触镜(如OK镜和RGP)以及软性镜片等三种方式来延缓近视的进展。其中,硬性角膜接触镜已经在文献中被证明可以有效延缓近视的发生。然而,专家指出,具体使用哪种类型的矫正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和硬性角膜接触镜三种,其均可一定程度延缓近视进展。
在医疗机构中,硬性角膜接触镜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根据南都记者的了解,目前硬性角膜接触镜主要分为夜间使用的OK镜和日间使用的RPG镜两大类。然而,与广泛使用的OK镜相比,RGP镜相对较为陌生。在非常近举行的“新型硬性角膜接触镜控制近视进展研讨会”中,海南省眼科医院副院长钟兴武指出,目前使用OK镜的人群较多。OK镜主要通过增加近视眼患者的角膜曲率、减少角膜屈光度来治疗近视。然而,OK镜的使用范围仅限于近视度数低于500度、年龄在7岁至45岁之间的患者。
关于RGP镜片,钟兴武指出,尽管它适用的人群范围比OK镜片更广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适合无晶体眼、不规则角膜等特殊患者,但是对于配镜的验光师来说,要求较高。根据现有的专业指南和规范要求,验光师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和考核才能从事相关工作。因此,目前全国范围内只有公立三甲眼科专科医院或部分民营机构才能提供RGP镜片的配镜服务。因此,目前在国内,RGP镜片的使用人群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南都记者还留意到,除适用人群外,OK镜与RGP在使用时间也不相同,那么对于适合使用这两种矫正近视的患者,二者协同使用是否会有更好效果?对此,武汉艾格眼科医院张捷教授向南都记者指出,由于OK镜与RGP方面具有相类似作用,只是使用时间不同,因此部分患者没有必要二者均佩戴。
另外也有专家认为,目前硬性角膜接触镜仅是青少年矫正近视的其中一种手段,是否使用应看实际情况而定。
提醒:孩子近视后应去医院检查,切勿听信所谓“按摩”
根据南都记者的了解,由于年轻人近视的发生率很高,这不仅给正规医疗机构带来了挑战,也为一些“所谓矫正近视”的商家带来了商机。据南都记者之前的报道,一些非医疗机构通过销售“清凉眼水”(实际上是化妆品)、“矫正近视眼罩”、甚至“近视按摩矫正”等产品来牟利。
“实际上孩子得了近视后,应该先去医院进行相应检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隐形眼镜部主任陈林兴向南都记者表示,儿童青少年到底是受假性近视(睫状肌痉挛)还是真性近视困扰,是需要医疗机构进行判断,“而所谓物理按摩等所谓‘治’近视方式,目前并无确切证据证明有控制近视的效果”。
据今年5月国家卫健委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显示,要严格打击非医疗机构所谓“治愈近视”的虚假宣传行为。
要点:阅读完相关文章后还有疑惑?点击 【在线咨询】 与专属顾问一对一交流解答你的所有问题,包括费用、效果对比、医生对比、医院排名对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