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度近视者易出现视网膜裂孔?这4类人也别侥幸!
眼球内部的内层覆盖着一层透明薄膜,厚度约为0.1~0.5毫米,在医学上被称为视膜。视膜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出现裂孔,裂孔的大小不一,主要与玻璃体的状态密切相关。视膜裂孔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就有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失明,特别是对于高度近视的人来说更需要谨慎对待。
为什么高度近视者易出现视膜裂孔?
患有高度近视即眼睛近视度数超过600度,眼部结构会发生改变,眼球会逐渐变长并扩大。然而,视膜在发育成熟后其面积是固定的,随着眼球外壁巩膜的扩张,视膜会被拉伸变薄,这种变薄会增加视膜容易撕裂的风险,终可能导致视膜出现裂孔。
还有哪些人易出现视膜裂孔?
1、高血糖者
糖尿病视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病时间越长,发生视膜病变的风险就越高。
2、频繁戴隐形眼镜者
虽然隐形眼镜不会直接造成视膜脱落,但佩戴方式不当可诱发干眼症和结膜炎,甚至导致视膜脱落。
3、过度用眼者
长时间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特别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可能会对视力造成无法逆转的损害,导致眼轴变长,生命液供应不足;当眼睛过度疲劳时,眼压可能会升高,从而引发视膜脱离。
4、中老年人
上了年纪后,眼睛玻璃体慢慢液化和变性,发生视膜脱落和视膜变性的风险比较高。
视膜裂孔该如何修补?
1、黄斑区裂孔
若裂孔出现在黄斑区,生成黄斑裂孔后,视力会快速下降到0.3以下。一般黄斑裂孔不能以激光的方式治疗,只能做手术来封闭裂孔。
2、周边视膜裂孔
周边视膜发生裂孔,视膜未脱离前几乎感觉不到,无明显的不适症状。这种情况下可采取激光治疗,把裂孔包起,防止出现视膜脱离。
3、半只眼视膜脱离
患有单眼视膜脱离的患者,往往会导致对侧视膜发生变薄或裂孔,因此需要对双眼进行长期跟踪观察。只要发现视膜变薄或出现裂孔,就需要进行激光治疗,以免发生视膜脱落的情况。
温馨提示
对于患有视膜脱落高危风险的人群来说,定期前往医疗机构进行眼部检查至关重要。建议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视力、散瞳、眼底和眼压检查;必要时还应接受更为精细的专科检查,如眼底OCT、眼部B超、广域眼底照相等。一旦发现早期病变,应立即开始治疗,以避免导致视膜脱离,从而对视力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出现固定黑影、物体变形或眼前闪光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