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老年人光明的4大“凶手”?科学防范!
许多眼科疾病与年龄密切相关,如白内障、青光眼和黄斑病变等,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上升。大部分眼科疾病若能及早干预,病情就能得到稳定,但若拖延不治疗,将会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害,重时甚至会导致盲。
哪些眼科疾病会致盲?
1、白内障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疾病,随着年龄增长,患病风险逐渐增高,特别是9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可高达90%。典型症状包括视物模糊、眼前发白、出现暗影以及室外光线下视力下降等。预防白内障的关键在于注意眼部卫生,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减少紫外线暴露,外出时佩戴墨镜或帽子;及时治疗慢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和高血压;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补充维生素。
2、黄斑病变
一般情况下,人类眼睛内都含有黄斑,其功能在于帮助识别物体、感知立体视觉、辨识颜色等。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紫外线过度曝晒、家庭中存在黄斑病变病例、不良情绪、高血压、高血糖和肥胖等因素都被认为是潜在的风险因素。因此,人们应当适度摄入叶黄素,可通过食用玉米、胡萝卜和蛋黄来获取;每日饮用1~2杯枸杞菊花茶,有助于保护视膜黄斑;外出时戴上太阳镜,以防止视膜受到强烈紫外线的伤害。
3、青光眼
青光眼的特点在于眼压的升高。正常情况下,眼球压力是正常的,但一些因素可能会导致眼压升高,进而导致青光眼的发生。青光眼是一种难以逆转的致盲性眼病,可以直接损害视神经。一旦出现视力和视功能损害,尽管可以控制病情,但视力很难恢复。青光眼的主要症状包括畏光流泪、视力突然下降、恶心呕吐、眼睛胀痛以及头痛等。那些有青光眼家族史、眼睛曾受外伤、近视度数超过600度、长期使用类固醇类药物、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4、眼底出血
患有重近视、高血压、不良用眼习惯、眼部疾病以及眼部外伤、糖尿病等的人群容易出现眼底出血,通常会表现为眼睛出现红血丝。除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还需要注意眼部卫生。
温馨提示
每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应当重视眼睛健康,中老年人同样如此。日常生活中应积极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有效管理血压和血糖等高风险因素;避免长时间过度用眼,减少眼睛受伤的风险,并定期到医疗机构进行眼底检查。一旦出现视物模糊、视野异常、物体变形或视力问题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