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容易出现哪些眼睛问题?要警惕这5种眼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个体的身体各器官功能都会逐渐减退,眼睛也不例外。特别是在进入中年之后,各种眼部疾病更容易发生。若能增加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就能有效降低各种眼部疾病的发病率。
40岁后容易出现哪些眼病?
1、老花眼
当一个人进入40岁后,眼睛的功能会逐渐下降,晶状体会逐渐变老,失去弹性,视力调节能力也会减弱,从而容易出现老花眼。老花眼的主要症状是在近距离看物体时出现模糊。
2、白内障
白内障是晶状体老化浑浊导致的疾病,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会逐渐老化,白内障就容易出现。对于白内障比较重会影响生活的人来讲,有效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植入人工晶体。
3、青光眼
青光眼是由于眼睛中的房水出口被堵塞,导致眼球内液体无法排出,让眼压升高并压迫视神经,终导致患者视力受损。年龄增长是导致青光眼的常见原因之一,此外高血压也容易引发青光眼。青光眼早期的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疾病发展会导致神经萎缩,让视力丧失,所以在疾病早期就应该重视起来。
4、黄斑变性
黄斑退化萎缩产生新生血管影响视力,一般在45岁后黄斑会退化萎缩,因此在45岁后容易因为黄斑变性,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5、糖尿病视膜病变
糖尿病的并发症,也是致盲因素之一。中老年人的血糖如果反复波动,得不到有效控制,容易使神经血管病变,引起糖尿病视膜病变。
40岁后要怎样做预防眼病?
1、避免过度用眼
长时间看手机、看书或者工作会让眼睛过于疲劳,引发各种眼部疾病。而随着年龄增长,眼部功能下降,若过度使用眼睛会让视觉功能下降速度加快。
2、治疗疾病
若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性疾病要积极对疾病,采取措施让疾病得到控制,避免影响眼睛。
3、定期检查
建议大家要定期检查了解眼部情况,若发现眼睛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疾病加重影响视力。
温馨提示:
一旦发现视力下降、眼睛疼痛或其他不适症状,务必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疾病。此外,日常生活中应增加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因为这两种维生素是有效抗氧化剂,能够清除眼部自由基,降低对眼睛的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