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读懂眼科报告吗?5分钟让你一目了然!
随着**电子产品**兴起,**手机**和**电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无论是**吃饭**、**睡觉**、**工作**和**学习**、等**地铁**等都离不开**手机**,但**长时间看电子产品**却会影响**视力**,增加患**近视眼**和其他**眼科疾病**风险。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定期做**眼科检查**,这样能及时了解**眼部情况**。不过拿到检查报告后一脸茫然,不妨一一为你讲解。
如何读懂眼科检查报告中的专業术语?
1、视膜动脉硬化
视膜动脉硬化是一种常见的专業术语,通常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出现。它常与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同时存在,异常的视膜动脉变化可以侧面反映体内动脉硬化的程度。许多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都有视膜动脉的变化,因此常通过这种变化来评估高血压或糖尿病的重程度。如果出现视膜动脉硬化,应注意监测血糖、血脂和血压水平,并严格按医生建议使用药物来稳定这三个指标。一般情况下,轻度视膜动脉硬化不会导致视力改变,因此不必过分担心。
2、黄斑色素紊乱
黄斑是眼底视膜上的正常结构,这是视力为敏锐的部位。黄斑发生病变后就会使得视力下降,导致看东西模糊或变形。若检查报告上显示黄斑区异常,还需进一步做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通过此检查能明确黄斑部病变情况。
3、玻璃体混浊
玻璃体混浊是一种常见的眼部情况,特别容易在近视眼患者中发生,尤其是那些高度近视的人或年龄超过50岁的人。患者常感到眼前有东西在飘动。对于这类患者,在进行散瞳检查后,医生会仔细检查他们的玻璃体和视膜,以查看是否有眼底出血、视膜脱离或视膜裂孔等情况。如果只是简单的玻璃体混浊,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只需进行随访观察即可。
4、视膜出血或微血管瘤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视膜出血或微血管瘤,即使视力没有下降,一旦发现这些情况,也要引起足够重视。建议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散瞳眼底检查。
5、视神经乳头比扩大
视神经乳头比扩大,还需进一步去眼科做青光眼筛查,检查项目有视神经纤维层厚度、视野以及眼压,一旦被诊断为青光眼应及时治疗,以免致盲。
温馨提示
不论是哪个年龄阶段的群体都需要妥善照顾眼睛,关注眼部卫生,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每经过45分钟的近距离用眼后,应该看远一会儿或者进行5分钟的眼部保健操,这样可以缓解眼睛疲劳。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应定期前往医院进行眼底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眼底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