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落很危险,这5类人要注意做好预防
将眼睛比作一台相机,眼睛中的视膜就好比底片,能够将眼睛所观察到的事物传送到大脑。一旦视膜脱落,眼睛就会失去感光成像的能力,从而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问题。视膜脱落近年来在临床上频繁出现,高危人群应当做好预防措施。
视膜脱落容易发生在哪些人身上?
1、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眼睛功能会逐渐下降,玻璃体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增加视膜变性的风险,可能导致视膜脱落。可惜大多数老年人在视膜脱落后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终可能导致失明。
2、高度近视者
高度近视者因为玻璃体变性以及脱落使视膜变得脆弱,随着时间延长,玻璃体牵引易导致视膜脱离。所以高度近视者要定期检查眼底。
3、长期用眼过度者
从事IT工作的人员、财务从业者、平面设计师等群体都属于视膜脱落的高风险人群。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处理丰富多彩的图像容易导致视觉疲劳,眼睛长时间过度劳累而得不到充分休息会增加视膜脱落的风险。
4、高血糖者
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就是眼病,随着血糖越高,患病年限越长,患者出现眼睛病变的几率就更高,视膜脱落的几率也会跟着增长。特别是在并发眼病后因为玻璃体牵拉,导致牵拉性视膜脱落。
5、眼睛受到外伤者
当眼睛受到外伤时,眼球可能会短暂变形,造成玻璃体底部与眼球壁分离,增加视膜发生锯齿状边缘断裂的风险。这种情况容易导致视膜脱落,尤其是在玻璃体增殖阶段,可能引发牵引性视膜脱落。
要如何预防视膜脱落?
为了保护眼睛健康,有几个关键点需要特别注意。首先,要注意避免眼睛过度使用,确保眼睛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对于高血糖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是至关重要的,以预防眼部疾病的发生。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及时了解眼部情况。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眼部受伤,降低眼压,避免眼球变形,从而减少视膜脱落的风险。另外,多摄入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等营养物质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营养元素有助于清除眼部的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眼睛的损害。此外,长时间使用电脑和手机会导致眼部疲劳,影响视力,因此也要尽量避免。
在突然出现视力下降、眼前出现飘动的黑影或黑幕遮挡视线、眼球转动时出现闪光感、在黑暗处突然看不见等症状时,务必及时到眼科医院进行检查。这些症状表明眼睛可能存在问题,若不及时注意可能导致视膜脱落的风险增加,进而随时可能会失去视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