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眼底检查吗?眼底检查包括这4种!
眼底是指晶状体向后的眼球内部结构,包括**视神经乳头**、**脉络膜**和**黄斑部**,还有眼底血管、**视神经纤维**以及**视膜**等。眼底分布着大量神经和血管,涉及的部位多,因此跟其相关的病症多且复杂,不管是哪种眼底疾病都会对视力带来重的损伤,甚至会致盲。因此应定期做眼底检查来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
眼底检查包括哪些?
1、OCT检查
眼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是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进行的一种非侵入性操作,可获取清晰的眼部血流图像。这种检查通常用于检查激光介质和视膜,同时也可评估视盘、神经纤维厚度和色素上皮。OCT是目前常用的眼底检查方法之一,能够快速获取清晰的三维眼底血管图像,有助于诊断多种疾病,如青光眼、糖尿病视膜病变和黄斑病变等。
2、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具有荧光特性,通过将一种名为荧光素钠的造影剂直接注入静脉内,然后经过血管循环进入眼底血管,在蓝色波长光的激发下产生荧光,从而呈现一系列动态过程。这一检查方法通常用于观察视膜形态,了解血管和血管循环状态,评估病理变化,有助于诊断脉络膜血管性疾病,同时也可用于诊断色素上皮和黄斑部病变等疾病。
3、散瞳眼底检查
瞳孔自然状态下就能获得眼底影像,但瞳孔太小时获得的结果不清楚,根本无法观察眼底结构,这种情况下还需做瞳孔扩大眼底检查。这样能获得不同层面的眼底信息,借助各种设备来观察,能直观了解眼底情况。
4、眼底照相
眼底照相是眼科常用的检查方式之一,通过让瞳孔自然扩大后,设备会发出闪光并利用红外观察和对焦技术,拍摄未收缩状态下的眼底图像。这个过程仅需几秒钟,完全舒适,可以获取清晰的眼底视膜图像,帮助医生做出准确性高诊断。
温馨提示
对于年龄超过40岁的中老年人、高度近视超过600度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脑卒中、糖尿病以及肾病等全身性慢性疾病的患者,以及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保护眼睛,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建议每用眼一小时就远眺10分钟或进行眼保健操,以缓解眼睛疲劳。不要用手或衣物揉搓眼睛,使用的毛巾和洗脸盆应当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另外,每天应确保至少30分钟的户外活动时间,尤其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更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