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养眼睛要怎么做? 不同年龄段的护眼攻略推给你!
视觉器官是人体中独特能够感知光线的部位,人类大脑中绝大部分信息都是通过视觉系统获取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应当重视眼部保健,以预防多种眼部疾病,如近视、青光眼和白内障等。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眼部保护方面也需有所侧重。
如何保护眼睛?
1、0~10岁防止斜视或弱视
学龄前期儿童眼睛正处于发育阶段,视力低于1.0属于正常现象。三岁后每年进行一次眼睛健康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0~10岁的关键问题主要是斜视和弱视,只要早期发现并及时矫正,就能有效缓解。
2、10~20岁防止近视
针对青少年眼镜佩戴问题,首先应当排除眼部疾病,然后进行散瞳验光。在此过程中,需注意预防措施,确保充足睡眠,多带孩子到户外放风筝,有助于保护眼睛,使眼睛睫状肌得到放松。此外,每用眼40分钟应做眼部保健操,有助于调节眼睛、促进局部生命液循环、调整肌肉,改善眼睛疲劳感。睡前可使用热毛巾热敷眼部。每周至少食用1~2次动物内脏,增加紫色蔬菜水果摄入,这些食物中富含花青素和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眼睛健康。
3、20~40岁防止干眼症
眨眼动作有助于内膜在角膜表面重新分布,有助于保护眼睛,保持眼睛湿润。长时间使用手机或电脑容易导致眼睛酸涩和干痒。建议经常眨眼,用热气熏眼,避免在黑暗环境中使用手机或电视。电脑屏幕距离眼镜至少50厘米。在昏暗环境下,要适度降低屏幕亮度,避免瞳孔扩大引起生理性散光,甚至诱发眼底黄斑病变。适当补充叶黄素,这种抗氧化剂可为眼睛提供充足营养,可从蔬菜水果和玉米中获取。
4、40~60岁防止老花眼
经常使用热毛巾热敷双眼和额头,并且使用手指对眼睛周围按摩,能促进眼睛生命液循环,提高眼睛调节能力。另外也可以多喝枸杞菊花茶,能补肾养肝。
5、60岁后防止视力杀手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可能会发现视物模糊或变形,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然而,如果出现伴随恶心、呕吐和头晕的情况,则需要引起警惕,这可能是眼底疾病的征兆。为了预防白内障、糖尿病和青光眼等疾病,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水平。
温馨提示
不管哪个年龄段的人都要做好视力保护,减少用眼时间。另外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能使用手或衣角揉搓眼睛,以免引起结膜炎或角膜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