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镜有哪些必知误区? 医学验光的重要性
不论是近视还是其他的视力问题,通常都需要佩戴眼镜来矫正。相比隐形眼镜,框架眼镜可能更受人们青睐,因为使用框架眼镜可以避免一些潜在的危害。然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验光和配镜过程中,常常存在许多误区。
医学验光的重要性
眼科验光师在确保配镜准确性高、舒适并有益眼健康的前提下,扮演着重要角色。配镜不仅是视光医学的核心内容,也直接反映了验光师的专業水平。与普通验光不同,普通验光旨在纠正视力问题,其操作方法简单,步骤相对简易。而眼科验光则需要先进的、成本高昂的综合眼部检测设备,验光师必须是经验很丰富、熟悉临床眼科和眼视光学知识的专業人士。从内容角度来看,普通验光仅涵盖医学验光的五分之一,眼科验光则通过科学的验光处方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配镜的清晰、舒适和持久。
散瞳是一项重要的眼部检查,能够帮助眼镜配戴者确定是否存在假性近视,调整眼睛的远、近视觉屈光适度。值得注意的是,眼睛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即使是长期近视的患者也可能存在假性近视。对于那些视力曾经稳定但近期出现视力下降的近视者,特别是刚刚经历了繁重学习的学生,在配镜前务必进行散瞳检查,以排除假性近视的可能性。此外,对于12岁以下的儿童,一般需要进行3-5天的散瞳后才能进行配镜,而其他人则需要大约60分钟的散瞳时间。
接下来,再来看看配镜常见的误区是什么吧。
配镜必知的误区
18岁以上不再需要进行瞳孔扩张: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了瞳孔扩张的重要性。众所周知,18岁以下的青少年需要接受瞳孔扩张验光,但其实18岁以上的调节性近视和远视患者也应该接受这一检查,以便让眼睛得到充分放松,获得准确性高的验光结果。我们曾经遇到过一些20岁左右的近视患者,在不同眼镜店得到完全不同的眼镜处方,有些甚至相差300-500度。经过我们进行瞳孔扩张后,再利用综合验光仪检查,发现这些患者根本不需要配镜。
眼镜度数的选择关键:眼镜配镜原则是根据很不错矫正视力的需求来确定度数,近视眼需要的是低度数的配镜,而远视眼需要的是高度数的配镜。然而,并不是说度数越低或者越高就越好。度数太低会导致物体模糊不清,加重近视;而度数太高则会增加眼睛的调节负担,导致视觉疲劳,进一步加重近视。除了考虑度数,还需根据是否有隐斜、眼睛调节和集合的协调性等因素来调整配镜度数。
配镜地点选择重要性:在调查中,有部分受访者认为配镜地点不重要。他们会考虑就近、价格等因素,或者认为配镜只是选择镜片和框架。由于每人的视力和眼调节不同,需要个性化验配眼镜,这需要专業技术支持,才能有效矫正视力。建议消费者选择正规眼镜专業店进行验配。
认为近视度数配足了对眼睛不好:实际上,近视度数的配足并不会对眼睛造成影响,但如果度数过低,不能满足或勉强维持正常生活需要,将容易引起视疲劳。据眼科医生的研究显示,近视度数的升高与视疲劳有巨大关联。
误以为散光问题重:实际上,散光和近视、远视一样,都是屈光不正的一种,都可以通过佩戴眼镜来矫正视力。一般来说,2.00D以内的散光都被认为是正常的。然而,超过2.00D的散光并不一定就是异常的,可以通过眼科检查来排除角膜圆锥病变。
由此看来,验光配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