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诱因及用眼卫生预防攻略,科学预防,健康护眼
麦粒肿,即针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症状包括胞睑红肿、疼痛感、微微痒痛等。重时,可能形成黄白色的麦粒。为了预防麦粒肿,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眼部感染。
什么原因会诱发麦粒肿?
眼睑腺位于眼睑深部,但开口于睑缘,微生物(主要是葡萄球菌)可由开口处进入睫毛根部的皮脂腺或眼睑深部的睑板腺而致急性化脓性炎症,形成麦粒肿。 健康人的眼睑有极强的防御能力,它能抵御外界微生物的侵袭,但是,当身体抵抗力减弱时(如营养不良、睡眠不足或患糖尿病等)容易发病。 患脸缘炎、沙眼、慢性结膜炎或过度用眼以及有近视、远视、散光等眼病时,没有及时配镜矫正,并眼睛疲劳时亦可引发麦粒肿。
此外,不注意眼部卫生,用不干净的毛巾、手帕等擦眼,微生物侵入眼睑腺内,可直接引起麦粒肿。
麦粒肿如何预防和治疗?
1、小孩的眼睑皮肤比较娇嫩,如果不注意眼部卫生,经常用手揉擦眼睛,容易给外界病菌侵入创造机会。因此,保持眼部清洁,不随意用脏手或手帕揉擦眼睛,更不能用衣角、袖口擦眼,是预防麦粒肿的重要措施。
2、中医理论认为,麦粒肿是因体内湿毒所致,频繁食用热气上火食物或刺激性食物会增加内热,助长内热化毒过程。因此,应减少摄入热气上火食物,在发病时选择具有清热作用的食物,如苦瓜、绿豆等。
3、当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时,眼睑对抗外界病菌的能力也会减弱,更容易遭受病菌的入侵。因此,日常需注重增强儿童的营养与运动,提高其身体的抗病能力。此外,对于患有沙眼或睑缘炎等眼部疾病的情况,应当及时进行治疗。
4、一旦长了麦粒肿,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在麦粒肿的早期可以用温热干净的湿毛巾敷眼睑,每天2-3次,每次5-10分钟,以促进生命液及淋巴的循环,消散肿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局部用药。长麦粒肿时切勿去挤压它,或用未消毒的针去挑它,以免引起炎症扩散,若麦粒肿已化脓,则可到医院切开排脓,出色别让它自溃,因为自溃后有可能形成不规则疤痕。若伴有全身发烧、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者,则可遵医嘱给予适当抗菌素类药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