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视神经萎缩诊断方法更新,小心视野缩小可能是警讯
视神经萎缩并非单一疾病,而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视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受损,从而导致神经传导障碍的一类疾病。与青光眼不同,视神经萎缩并不会引起眼痛,因此通常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一般来说,一旦被发现,病情已相当重。
视野缩小?警惕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萎缩被视为眼科领域中的一种棘手情况,一旦发作便难以痊愈,许多患者终只能无奈地面对失明的现实。目前的医疗技术仅能尽大努力减缓病情进展,保留患者的视力。
视神经萎缩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视力下降、视觉敏感度降低、视野向心性缩小、局限性缺损、偏盲,甚至视神经功能完全丧失。疾病早期会导致患者出现视野缺损,随着病情的发展,视野缺损范围逐渐扩大,终可能导致患者失明。
当前这种失明情况通常是无法逆转的,因此视神经萎缩的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类疾病的高危人群,特别是有遗传病史或近视力明显减退、视野缩小的患者应定期到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视神经萎缩如何诊断?
视神经萎缩是不好治疗的疾病,一个疏忽可能就加重病情。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视神经萎缩诊断,那么视神经萎缩如何诊断?
首先,视力大多出现明显减退,视物不清或者根本看不见。其次,视野向心性缩小。视野是指眼睛向前直视时眼角余光感受到的范围,它和视力一样对我们很重要,如果视野小了,过马路时就看不到向身边开来的汽车,容易发生意外。
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瞳孔散大、光敏感等症状。若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尽快就医,医师将根据眼底形态和视功能(包括视力和视野)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视神经萎缩。随后,可能进行线头颅摄影、CT扫描等检查,并安排神经科医生会诊,以找出导致萎缩的潜在病因。
症状主要包括视力下降和视盘呈现灰白或苍白。正常情况下,视盘的颜色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来说,视盘颞侧的颜色大多较鼻侧浅,而颞侧颜色的浅深程度与生理杯的大小有关。婴儿的视盘颜色通常较浅,或者在检查时由于眼球受压导致视盘缺血。
视盘小血管通常为9~10根,如果视神经萎缩,这些小血管数目将减少。同时尚可见视膜动脉变细和狭窄、闭塞,但该现象不是所有视神经萎缩皆有,一般球后视神经萎缩无影响,如果视神经萎缩伴有视膜血管改变,则必须直接影响视膜血管,才能发生视膜血管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