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如何有效预防夏季“游泳池”结膜炎?专家支招,让您远离眼部感染风险!
许多人在游泳后,眼睛可能会出现发红、发涩的症状,有时还会有较多的分泌物,这是结膜发炎的表现。游泳后引发的结膜炎,大多是由微生物、病毒感染所致,游泳也容易传播沙眼,重时甚至可能患上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一般情况下,结膜有一定的防御机制,但当防御力减弱或外界病原体增多时,就会导致结膜组织发炎,这种炎症统称为结膜炎。根据病程可分为超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结膜炎。尽管已经过了立秋,但天气依然炎热,为了避暑,家长们纷纷带着孩子们到泳池游泳。据了解,在泳池游泳很容易引发各种眼部疾病,其中常见的是急性结膜炎,即“红眼病”。那么,如何在游泳时保护眼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游泳池中的水通常使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漂白粉是一种消毒剂,具有轻微刺激性,可能因化学刺激而引发非感染性结膜炎。不过水中的漂白粉浓度较低,通常对眼睛没有太大危害。相反,由于漂白粉消毒剂能抑制水中的病菌,使水变得清洁,有助于减少传染性眼病的发生。但如果消毒不规范或游泳者在游泳前的检查不严格,也可能导致游泳后出现结膜炎。
一般而言,暑期刚好是结膜炎的高发时期,在这期间游泳一定要格外注意保护眼睛。那么游泳时应该如何护眼?需要注意什么?
支招:游泳时护眼需注意这些
1、在游泳时尽量选择水质好、污染少、干净卫生的正规游泳场馆;
2、要注意保护眼睛,游泳完后要及时用流动水源反复冲洗,勤换毛巾,从源头上遏制眼病的产生;
3、患有600度及以上的高度近视者不能跳水和潜水,易造成视膜脱落;
根据医生建议,接受眼部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后的三个月内出色不要下水。因为如果在眼部还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下水,由于伤口尚未完全愈合,很容易在泳池等公共场所感染微生物或病毒,进而引发眼部炎症。
5、游泳前可适当地滴一两滴抗菌素滴眼剂,起到防护作用;
6、游泳时不能戴隐形眼镜,容易被水冲掉,同时还可能造成眼睛感染;
7、潜水时不要睁眼,出色配戴专業的潜水防护镜;游泳池中的水看似清澈,但是仍有可能隐藏了一些病原菌和异物杂质,若消毒、换水不及时,就有可能使病菌接触眼表,引起角膜、结膜发生感染的炎症;
8、针对游泳后容易患上结膜炎的人群,建议在每次游泳后立即滴用抗菌素眼药水多次,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结膜炎的发生。此外,抗菌素眼药水还可以快速缓解或消除游泳引起的结膜充血和不适感,同时也有清洁眼结膜囊的结果。
小贴士:通常情况下,游泳爱好者可能因为受到泳池中漂白剂等消毒剂的刺激而导致眼睛轻微发红,如果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可以自行消退,则无需前往医院就诊。但如果症状恶化,滴药无效,建议尽快到专業医疗机构就诊,以免病情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