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小儿麦粒肿治疗新方法揭秘!专家揭示麦粒肿的预防与治疗关键!
麦粒肿,又称针眼,是指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急性化脓性炎症。儿童因卫生习惯不佳,更容易患上这种病症。儿童患麦粒肿的几率很高,引起了许多家长的担忧。由于儿童的免疫力较弱,缺乏防护意识,因此更容易罹患各种疾病。麦粒肿在临床上很常见,以下将详细介绍小儿患麦粒肿的原因。
小儿麦粒肿有哪些病因
麦粒肿包括内麦粒肿和外麦粒肿两种类型,是眼睑腺体急性化脓性炎症的一种,中医称之为土疳或土疡。外麦粒肿是由眼睑皮脂腺或睫毛毛囊感染引起的,而内麦粒肿则是由睑板腺感染引起的。小儿麦粒肿常见于免疫机能较差的儿童,由于他们对感染的抵抗力较弱,再加上好动的天性和卫生习惯不良,例如脏手揉眼等行为,容易导致微生物侵入腺体引发疾病。
具体儿童麦粒肿的成因,当免疫力下降时(如营养不良、睡眠不足或患糖尿病等)容易发病。患脸部皮肤病、沙眼、慢性结膜炎或过度用眼以及有近视、远视、散光等眼疾时,没有及时配镜矫正,并眼睛疲劳时亦可发病。不注意眼部卫生,用不干净的手、毛巾、手帕等擦眼,微生物侵入眼睑腺内,可直接引起麦粒肿。
局部热敷,以促进化脓,轻的炎症也可在热敷后完全消失。
麦粒肿如何治疗呢?下面介绍六则偏方:
方1
〔组成〕鲜淡竹叶适量。
〔用法〕取鲜淡竹叶茎,去节,放在酒精灯上烧其中部,待其汁渗出,稍停片刻,涂于患处,每日1次。
方2
〔组成〕鲜鸭跖草适量。
〔使用方法〕将新鸭跖草全草洗净,剥去叶片,取茎一段,将其一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或用手指挤压,即有汁液从断端流出,将此汁液涂抹于眼睑结膜表面及皮肤表面红肿处,每天4~5次。
〔附注〕①局部若化脓,先用生理盐水洗净脓液再涂药。②药液温度不能太高,以免烫伤局部。
方3
〔组成〕鲜飞扬草适量。
〔用法〕将其折断,取乳汁涂患处。
方4
〔组成〕核桃楸皮9g,大黄6g。
〔用法〕水煎服。
〔附注〕①孕妇忌服。②此方也可用于大便干燥。
方5
〔组成〕鲜积雪草适量。
〔用法〕洗净,捣烂,掺红糖敷之。
方6
取新鲜鸭跖草茎1寸长许二段,洗净,用手挟持呈45度角,置于酒精灯(或蜡烛)火上燃烧上段草茎,即可见下段有小珠泡沫液体滴出,用瓶贮存备用。
〔用法〕滴下的液体,涂于患处及周围。每日3-5次。涂药后,患处即觉舒适。一般两天可痊愈。
麦粒肿虽系小恙,但有时很顽固,容易复发。所以不可轻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