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孩子怕黑需警惕夜盲症,食疗方法解决夜盲症困扰
儿童对黑暗感到恐惧是一种常见现象,但若观察到孩子对黑暗过度恐惧,家长应当留意是否孩子患有夜盲症。下面,本文将为您介绍儿童夜盲症的中治疗疗方案,仅供您参考。
什么是小儿夜盲症
普通人的视膜包含圆锥细胞和杆状细胞。圆锥细胞负责感知强光和识别颜色,而杆状细胞则能感知弱光但无法分辨颜色。杆状细胞含有视紫红质,这种物质在强光下会被光破坏而褪色,但在弱光下,依靠视蛋白和生命液中的维生素A可以再生。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A,就会导致视紫红质再生受阻,适应弱光的能力下降,从而出现夜盲症状。
暗适应是指眼睛经强光照射刺激后, 当强光消失,在黑暗中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能见到目标的生理现象。
小儿夜盲症的分类
1、 暂时性夜盲。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致使视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造成夜盲。这种夜盲是暂时性的,只要多吃猪肝、胡萝卜、鱼肝油等,即可补充维生素A的不足,很快就会痊愈。
2、获得性夜盲。往往由于视膜杆状细胞营养不良或本身的病变引起。常见于弥漫性脉络膜炎、广泛的脉络膜缺血萎缩等,这种夜盲随着有效的治疗、疾病的痊愈而逐渐改善。
3、先天性夜盲。系先天遗传性眼病,如视膜色素变性,杆状细胞发育不良,失去了合成视紫红质的功能,所以发生夜盲。
夜盲症的一般食疗方法
夜盲症的一般食疗法1 常食苹果,可预防夜盲症。
针对夜盲症的常见食疗方法2 选择新鲜鲫鱼,洗净,清炖鲫鱼汤,食用鱼肉并喝汤。(鱼类富含丰富的维生素A,对于夜盲症患者尤为适宜,有助于预防干眼病、夜盲以及各种角膜炎)。
夜盲症的一般食疗法3 鲜菠菜60-90克,猪肝120克,同煮汤食之。能提高视力,可治夜盲、视力减退。
夜盲症的一般食疗法4 猪肝、胡萝卜、葱花、盐各适量。共煮至肝熟,食饮数次。补肝养血,清热明目。用治夜盲症及小儿疳眼症。
治疗夜盲症的常用食疗方是:鸡肝2副,谷精草15克,夜明砂10克。首先将鸡肝洗净,然后与谷精草、夜明砂一起放入容器中,加少量清水隔水蒸熟。食用肝并饮汁。这种食疗具有清热明目、养血润燥的功效。经常食用可有效治疗夜盲症、眼干燥症以及小儿疳眼症。
关于夜盲症的常见食疗方法是:准备150克野鸡肉和50克胡萝卜,将它们切成丝。将锅加热,倒入油,炒香葱花后,加入切好的鸡肉和胡萝卜丝,再加入适量的精盐、酱油等调料炒熟即可食用。这道菜有助于滋补肝脏、明目,可用于治疗因肝虚引起的眼花和夜盲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