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预防夜盲症效果如何?专家解读非常新研究成果
中医认为夜盲为主证而确定为“高风雀目”,早在公元1345年刊载于一本中医眼科古书,书名称《世医得效方》,比西医Donche于公元1857年将本病命名为“视膜色素变性”早512年。
夜盲症是一种遗传性眼部疾病,呈进行性慢性发展。该病多见于近亲结婚的子女,多在10至20岁之间发病。通常为双眼同时发病,男性患病的比例高于女性。在同一家庭中可能会有多人患有这种疾病。如果疾病发生在晚年,病情发展会比较缓慢;而如果在年轻时发病,病情会快速恶化,治疗结果不佳,终可能导致完全失明。
夜盲症的症状
早期有夜盲,即在白天可以看见东西,一到夜晚看东西便不清楚。初期视野慢慢缩窄,晚期形成管状视野,只看见前中央部分的东西,看不见周边的东西。
眼底检查
初视膜周边部有骨细胞样色素堆集,以后渐向中央部扩散,后波及黄斑区而失明。
夜盲症的治疗
夜盲症是眼科难题的眼底病变,目前西医尚未找到有效方法,而华夏当代中医眼科医生如陈明师、庞良春、姚清和、曹仁方、陆山南、姚蔚芳等,他们一致认为中治疗疗夜盲症,初期容易,晚期困难。那么患上夜盲症该怎么办呢?只需进行辨证施治,中草药和针灸均可控制夜盲症病情恶化并改善,甚至痊愈。
针治8例夜盲症所应用的穴位如下:
1、治疗眼力日渐萎缩,取位于头部之视三针,或百会穴透向目窗穴,然后加上电针刺激30分钟。
2、治疗视野日渐缩窄,取目窗穴朝向丝竹空穴,再以丝竹空穴透向瞳子髎穴,然后加上电针刺激30分钟。
3、配穴:亮点穴、盲点穴、晴明穴、东明穴、正明穴、万里穴、头光明穴及足光明穴。
针后疗效观察:
数据显示,共有6名个体在接受视力改进治疗后,视力得到显著提高,增长幅度从0.2到1.5不等。另外,5名个体在接受视野改进治疗后,视野范围由90度扩大到135度不等。在对8名患者进行的临床观察中,有2名患者表现出明显疗效,3名患者显示出有效改善,而有2名患者未见明显结果,总高效率率达到62.5%。综上所述,针对夜盲症的针刺疗法被证实具有一定的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