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防护:医院名提醒眼部保暖,警惕五大眼疾风险
寒冷的冬季让人感到刺骨,为了保暖,人们会将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围巾、帽子、手套应运而生。然而,眼睛却是无法得到很不错的保护。医生提醒,眼睛同样需要得到“保暖”,以预防冬季常见的眼部疾病。
1、迎风流泪
一到冬季,寒冷的北风吹过,许多人常常感到鼻子不舒服,从而流下了眼泪。冬季气温下降,加上大风,对寒冷空气敏感的人在这种环境下容易感到眼睛受到冷风刺激,从而导致泪腺分泌增加,引发眼睛在风中流泪的情况。实际上,这是由泪囊炎引起的,各种病菌或沙眼、慢性鼻炎等疾病都可能导致鼻泪管黏膜发炎,造成阻塞,并逐渐发展为慢性泪囊炎。因此,过敏性鼻炎患者也是泪囊炎的高发人群。
解决方案:当眼睛出现迎风流泪的情况时,外出的时候则需要做好眼睛的保护工作,在大风的天气里出色少出去行动。如果经常有迎风流泪的现象出现, 并且鼻泪管畅通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是患了沙眼或是慢性结膜炎。迎风流泪的现象在老年人当中比较常见,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退化,眼部组织也会减退。轻微的泪囊炎可以通过泪道冲洗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病情重,则可能需要手术或激光来治疗。
2、眼中风
寒冷的气候和环境可能会引发多种眼部问题,其中包括眼部过敏。在寒冷天气下,眼部血管会因受冷而收缩,导致生命液流动减慢,易形成血栓,进而造成视膜中央血管阻塞,即“眼中风”。这种病症一旦发作,后果较为重,务必引起重视。
预防措施:医学上所称的“眼中风”即视膜中央动脉阻塞,这种疾病发展快速,对视力造成重危害,治疗难度大。因此,应该加强预防,特别是对以下高危人群: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吸烟习惯的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饮食均衡,合理膳食,避免摄入高油、高糖、高盐食物;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确保充足睡眠,保持轻松心情,适度运动,注意保暖御寒;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血糖和生命液黏稠度,以降低视膜中央动脉阻塞的风险。
3、干眼症
干眼症是目前许多人普遍面临的眼部困扰,特别是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泪液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蒸发,再加上很多人减少了户外活动,经常呆在家里看电视、上等,这就导致眼睛因过度用眼而出现干涩的情况。
解决方案:干眼症可能由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紊乱、维生素不足等引起;若为泪液不足型干眼,可滴入适量眼药水;对于重的干眼症,需按医嘱治疗。日常可多次眨眼以促进泪液分泌;避免长时间盯着电脑和电视屏幕,应适时放松眼睛。
4、过敏性结膜炎
除了干眼症,过敏性结膜炎也是冬季易发的眼表病。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冷热交替容易使眼睛变得敏感,进而出现红、痒症状,有的还会产生轻微分泌物。
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改善眼部状况,同时尽量让眼睛多休息。
5、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眼病,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寒冷的冬季气温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眼压急剧升高,易诱发青光眼。患有青光眼的人可能会出现头痛、眼睛胀痛、视力下降等症状,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感。休息后症状会有所缓解,但这也是青光眼容易被忽视的原因。
解决方案:青光眼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失明。青光眼的高发人群包括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的人、高度近视或远视的眼病患者。如出现双眼胀痛、恶心等症状,应尽快就医。
综上所述,冬季除了对眼睛特别的呵护外,需要时刻留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物;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生活要有规律,确保充足睡眠;注意饮食均衡,确保每天适量的蛋白质、淀粉、维生素的摄入,关注饮食卫生,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食用变质和过期食品,以防病从口入,杜绝暴饮暴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