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沙眼传播途径,治疗方法大揭秘|医院名:治疗沙眼的有效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若与患有结膜炎的人共用同一洗脸盆、手巾或者在握手后触摸眼睛,这些微生物就会趁机侵入眼睛。它们会钻入结膜细胞中,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导致局部发炎肿胀,形成沙粒状小结节。随着后代的增多,它们会开始扩散,一部分迁移到附近的细胞中定居。这样一来,眼皮上就会长出许多小结节,导致眼皮变硬,质感粗糙如同沙纸。
症状:
①潜伏期约为5~12天,多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时期,
②双眼发病,眼部发痒、异物感及迎风流泪。
③结膜充血、肥厚、乳头增生、滤泡康痕形成。
④用放大镜或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角膜血管脚。
⑤结膜刮片染色检查有时可见沙眼衣原体。
沙眼的传染途径:
沙眼是一种慢性疾病,初阶段症状较轻,常被忽视;待病情恶化,便可能由小病演变为大病。例如,可能导致眼睑内翻、睫毛异常生长,进而损伤角膜,导致角膜混浊,视物模糊,重情况甚至会导致失明。
了解了沙眼的危害之后,应当重视预防措施。无论个人是否感染沙眼,在可行的情况下,出色避免与他人共用水盆或毛巾。另外,要经常洗手,避免用手揉眼。若忽视预防措施,一旦家庭中有一人感染沙眼,可能很快传播给全家人。
沙眼的治疗:
治疗沙眼要有耐心, 目前虽然已经找到了一些消灭沙眼病毒的药品, 但是不像治疗急性结膜炎那样可以在几天内有效。
医生观点认为,一旦被确诊为沙眼的患者,应当尽早接受相关的治疗。否则可能会对视力造成影响,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失明。因为沙眼是一种慢性疾病,病情发展到晚期时,患者的睑结膜会形成瘢痕,容易出现睑内翻和倒睫,进而导致睫毛刮伤眼球,擦伤角膜,引发角膜混浊和外伤性角膜溃疡,终导致失明。因此,早期预防和治疗沙眼对保护视力至关重要。一旦患上沙眼,应当在眼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可选择使用0.1% 利福平、10—30% 磺胺醋酰钠、0.5% 硼砂金霉素或0.25% 氯霉素眼药水进行滴眼,每天4—6次,晚上可以使用金霉素眼膏涂抹于眼内,通常连续治疗3—6个月可达到痊愈的结果。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预防沙眼至关重要。沙眼的传播主要源自含沙眼衣原体的眼屎,通过接触传播。因此,切勿用手揉眼,定期帮助孩子洗手,使用专用手帕,不要与他人共用。另外,洗脸盆和毛巾也应个人专用,避免混用,有效预防沙眼的感染和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