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孩子会有远视?
许多孩子为什么会患上远视呢?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人会发现自己的孩子的视力比同龄人更好,能够看得更远。然而,也有人发现自己的孩子患上了远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远视是一种屈光状态,它指的是眼球的前后径长度比正常值要短。
儿童的眼睛在生长发育中,眼球由小长大,眼轴(眼球的前后径)逐渐增长,与儿童眼发育密切相关。眼球可以看作是一个球体,它有三个轴,即纵轴、横轴、矢状轴(即眼轴)。学龄前儿童的眼轴大多短于纵、横轴,呈一扁球形,是远视型眼球。到6-8岁时,眼轴逐渐延长并与纵、横轴相等,形成约24mm左右的正球体,即正视型眼球。如果眼轴继续延长并超过纵、横轴,眼球呈长球形,即近视型眼球。根据光学计算,每短1mm的眼轴,远视增大300度;每延长1mm的眼轴,近视增加300度。
婴儿出生后,由于眼球较小且眼轴较短,几乎都表现为远视,或者同时存在远视散光。随着年龄增长,眼睛逐渐发育成熟,眼轴增长,才能实现正常的视力(即无远视、近视、散光)。只有当眼轴继续延长,才会导致近视眼的发生。因此,婴幼儿近视眼的发生率很低,仅为1~1.5%。这种近视眼被称为病理性近视眼。
学龄前儿童的眼睛在生长发育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生理远视,这是正常的眼睛发育过程。根据年龄不同,正常的远视度数范围如下:3~4岁远视度数在200度以内,4~5岁远视度数在150度以内,6~8岁远视度数在100度以内。如果远视度数超过了这个正常范围,就属于异常或病理性远视。
异常的或病理性远视是眼睛发育不良或发育异常的表现,会进一步影响眼睛的正常发育,形成恶性循环。这种影响与远视的度数或双眼屈光度数成正比,即远视度数越大,双眼度数差距越大,对眼睛的生长发育影响也越大。
在生长发育期的眼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正确的医疗干预和矫治,异常或病理性远视完全可以恢复为正常的发育。异常或病理性远视主要表现为视力低常,非常有效、非常简便的方法是进行视力检查。儿童视力低常往往是远视引起的,及早发现可以避免儿童出现弱视、斜视及其他视功能障碍。只要在儿童时期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训练,这些问题完全有望恢复正常。
以上关于【为什么许多孩子会有远视?】的内容只是一个大概,想了解更多眼科知识、价格信息,可以点击 一对一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