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远视危害大
远视是指眼睛在正常调节范围内,当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焦点会落在视网膜之后。儿童处于远视状态时,由于眼球发育尚未完全,可能会出现视力疲劳、近视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弱视。那么,远视会带来哪些危害呢?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远视眼的危害。
远视眼容易形成弱视,如不及时矫正,弱视会逐年加深。
远视眼的孩子不能看清黑板,易造成偏头、歪头等不良读写姿势,影响视力和身体发育。
在孩子的眼睛发育过程中,远视眼常常会出现。远视眼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其特点是眼轴较短。当眼睛处于非调节状态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睛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后,无法形成清晰的图像。
近年来,儿童患远视眼的人数越来越多,这不仅会影响患儿的眼睛发育,还会对患儿的视力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一旦家长发现还有有远视一定要及早带孩子去。那么儿童远视眼对儿童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儿童远视的危害
1、儿童中等程度远视常常是形成内斜视的祸根
据统计数据显示,大约有75%的儿童内斜视是由远视眼所引起的。当正常眼睛注视近处目标时,除了需要眼球屈光系统的调节来增强眼睛的屈光力,还需要眼睛进行内转以确保双眼对准注视目标,这种现象被称为集合。而远视患者为了获得清晰物像,无论看远看近,都需要使用调节。过多的调节必然伴随过多的集合而诱发眼球内斜视,即俗称的“斗鸡眼”。
内斜视不仅进一步影响视力,而且由于破坏双眼单视功能及影响外观等,继而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甚至使孩子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2、远视是形成弱视的病因之一
屈光不正性弱视是由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进入眼内的光线在黄斑形成的物像模糊不清,影响视觉发育。正常眼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矫正视力低于0.8。
而未经矫正的远视患者看近或看远时,视网膜黄斑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因而易导致弱视的形成。
如果在儿童视力发育期内出现远视,就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弱视。这时不仅会使视力下降,还会导致眼位或一些视功能的异常。
小结:除了以上危害之外,儿童远视还会对孩子的学习和心理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家长千万不要小看,务必要及早带孩子就诊。
查出来有远视,需要立刻配镜吗?
据医学研究,婴儿出生后由于眼球较小,通常会出现远视的情况。随着眼球的成长,远视的度数会逐渐减少,一般在10岁左右消失,这个过程被称为正视化。因此,在10岁之前,孩子在完成正视化过程时,通常会有一定程度的远视,也被称为远视储备。
一般来说,4-5岁的孩子通常具有约200度的远视储备,而6-7岁的孩子则约为150度,8-9岁的孩子约为100度。在这个范围内,这些远视度数都被认为是正常的,因此不需要佩戴远视眼镜。
当我们发现与年龄对应的远视储备值下降,比如一个5岁的孩子散瞳后发现已经没有多少远视度数了,则预示孩子很可能快要近视了,这时候就应该积极干预。
然而,如果远视度数远超平均水平,例如5岁孩子通常有200度远视,而现在检查出有500度远视,那就属于异常情况,需要尽早进行散瞳验光并配镜,否则可能因长期视力模糊而导致弱视。
总的来说,对于小孩子来说,一旦发现有一定程度的近视,特别是散瞳后验光显示近视度数超过100度,建议及时佩戴眼镜,以免近视度数加重,甚至引发斜视。对于小孩子的远视情况,如果属于正常年龄阶段的远视程度,无需干预。但若远视度数过高,建议及时进行散瞳配镜,以免导致弱视。而对于远视度数较低的情况,也需要及时干预,以防止过早出现近视。
以上关于【儿童远视危害大】的内容只是一个大概,想了解更多眼科知识、价格信息,可以点击 一对一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