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膜脱离的6大症状

视膜脱离是神经上皮层的脱离,因营养供应问题视细胞首先损害,视细胞损害,首先影响蓝色觉。正常眼的蓝色视野大于红色视野,在视膜脱离眼用白、蓝、红三种视标检查视野,脱离相应区不仅有形视野缺损,还以发现蓝色、红色视野交叉。
(1)飞蚊现象:这是一种因多种因素引起的玻璃体混浊的表现。当飞蚊症状突然加重时,需警惕是否为视膜脱离的前兆。患者常常描述眼前有黑影在飘动,这些黑影呈现烟雾状或点状、片状,形态变化多端,宛如小虫在空中飞舞。飞蚊现象是玻璃体后脱离的一个标志,可能是围绕视盘的神经胶质组织在玻璃体后脱离时被撕裂后悬浮于玻璃体后皮质中而形成,亦有可能是在后脱离时撕裂了视膜血管,或破坏了与玻璃体有生理或病理粘连的视膜组织,导致出血。对于近视患者,若突然出现这种飞蚊症状,应及时扩大瞳孔,利用间接检眼镜或三面镜仔细检查眼底,尤其是周边区域,以便发现视膜裂孔或早期视膜脱离的迹象。
(2)闪烁感:当玻璃体发生脱离时,玻璃体与视膜之间的粘连部位可能会牵引并刺激视膜,从而产生闪烁感;或者脱离的玻璃体在眼球运动时撞击视膜也会引起这种感觉。此症状通常在玻璃体完全与视膜分离后可能会消失。闪烁感也可能是视膜脱离的早期信号,需与飞蚊症一样给予高度重视。它是视膜脱离关键的表现,可能是脱离的前兆,玻璃体变性并与视膜存在病理性粘连的情况下,眼球转动时玻璃体的牵引会刺激视细胞,导致闪烁感。如果闪烁感持续存在并固定在视野的某个特定位置,需警惕视膜脱离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发生。闪烁感也可能出现在已经发生视膜脱离的患者中,这种情况是由于液化的玻璃体通过裂孔进入神经上皮层下,刺激视膜细胞所致。
(3)视觉障碍:许多视膜脱落的病例可能没有任何前兆,视力下降常常是早出现的症状。视力的变化取决于脱落的部位和范围,后极部的视膜脱落通常会导致视力的突然显著下降。黄斑区域的轻度脱落除了引起视力下降外,还可能伴随视物变形和小视症的现象。周边区域的视膜脱落在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随着脱落范围的逐渐扩大,当波及到后极部时,患者才会感受到视力的障碍。
(4)视野变化:与视膜脱离相关的区域会出现视野缺失。在视膜脱离后,部分患者会感受到从某个方向如同幕布般逐渐扩展的黑影。颞侧视膜开始脱离的情况较为普遍,这种情况造成的鼻侧视野缺损恰好位于双眼视野的重叠部分,有时难以察觉,通常在遮挡一只眼睛时才会被注意到。此外,当下方视膜脱离时,上方视野会出现缺失,但由于人们向上观看的机会较少,加之上方视野常常被上眼睑遮挡,因此上方视野的缺损往往也会被忽略。
(5)中心视力损害:因视膜脱离的部位及范围而异。后极部脱离时视力突然显著下降,周边部脱离初时对中心视力无影响或影响甚小。只有脱离范围扩展到后极部时,才出现中心视力障碍。

(6)变视症:发生于或周边部脱离波及后极部而发生浅脱离时,除中心视力下降外,还有视物变形、变小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