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远视眼配镜原则
远视眼由于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其焦点不在视网膜上,而是在视网膜前方,因而产生模糊的影像,造成看远处物体模糊不清。远视眼配镜原则是使视力恢复正常。
一般认为远视眼配镜应该根据以下几点进行选择。
远视是指眼睛在不使用调节时,光线经过眼睛的屈光系统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因此,远视眼需要使用调节来增加屈光力,以便看清远距离的目标,而要看清近距离的目标则需要更多的调节。当调节力无法满足这种需求时,就可能出现近视或远视的视力障碍。
对于患有远视的儿童来说,早期进行验光和配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喜欢看书,抱怨看书时间稍长就感到视物模糊、眼睛胀痛、头痛,以及学习成绩不佳,就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医生那里进行检查和验光。如果确定是远视(包括远视散光),就要抓紧在孩子8岁之前配戴适合的眼镜,切不可拖延。如果到了12岁后才开始配镜,视力的提高将会非常困难,更不用说恢复双眼同视功能了。
儿童远视配镜前,一定要先以睫状肌麻痹剂扩瞳后,充分散大瞳孔的条件下验光。
儿童远视眼的配镜方法
对于7岁以下的儿童来说,远视度约为3.00D左右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年龄增长和整个身体的发育,眼球轴也会逐渐增长,远视度会逐渐减轻,甚至发展成正视,一般不需要进行矫正。但是,如果远视度较高并伴有斜视或弱视,应尽早进行矫正,并定期佩戴眼镜。验光检查时,一定要在使用阿托品充分麻痹睫状肌、使调节消失的条件下进行。对于内斜视者,应进行充分的矫正,并坚持经常佩戴眼镜,切勿间断,以放松调节并使视力保持正常。对于幼儿无法辨认视力表的情况,可以在客观验光检查的结果中减去1.00D~2.00D来进行处方。这样的矫正方法,儿童可能难以接受,因此在佩戴眼镜之前,应先使用阿托品麻痹睫状肌,并在佩戴眼镜前的隔日再次使用药物,持续1周。这样可以避免睫状肌痉挛,并逐渐适应佩戴眼镜。佩戴眼镜后,每1~3周进行一次复查,以观察视力的提高程度和斜视度的变化情况。如果斜视度消失,在能够控制斜视度并保持良好双眼视力功能的情况下,可以逐渐减少屈光度。
伴有斜视的远视眼配镜
对于那些有外斜视并且视力下降的人来说,即使远视度数不高,只要通过加镜可以提高视力,也应该对能够提高的视力进行矫正。总的来说,应该根据视力提高的原则来选择较低度数的镜片进行矫正,以使其尽量使用调节功能,从而增强眼睛的聚焦能力,减少轻度和中度以上的远视。对于双眼弱视但没有斜视的人来说,如果视力相差只有1~2行,可以不需要进行遮盖;但如果相差超过3行,应该进行全遮盖或者部分遮盖。
儿童戴镜应每年进行一次验光检查。若发现屈光度降低,应更换镜片,以免因为过度矫正远视而导致人工近视。在多年的儿童斜视验光检查中,我们发现一般幼儿内斜视患者,在戴矫正镜片一年后,再使用阿托品麻痹睫状肌进行验光,屈光度没有减少,有些甚至增加了0.25D~0.50D。这说明儿童远视者由于调节能力丰富,在未戴矫正眼镜之前,为了获得较好的视力,会过度调节,导致睫状肌痉挛。即使连续使用阿托品7天,睫状肌的调节能力完全消失,也需要通过戴镜片进行合理使用和调节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使睫状肌的紧张状态得到缓解。
此外,如果学龄儿童和少年出现明显的视力疲劳症状,例如慢性结膜充血、眼胀痛、头痛、眼发痒、眼睑痉挛、揉眼、厌倦学习或视力下降,即使远视度数在3.00D以内,也应该进行矫正。如果视力正常,可以在阅读时佩戴。
以上关于【儿童远视眼配镜原则】的内容只是一个大概,想了解更多眼科知识、价格信息,可以点击 一对一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