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对孩子眼睛的伤害甚于电视
现在很多家长把电子产品给孩子当玩具,但是家长可能不知道,这对孩子的眼睛伤害更大,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在当今社会,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几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许多人在没有这些设备的情况下会感到一种莫名的焦虑。在公共场合,常常可以看到“低头族”,他们沉浸于视频、游戏,或者在刷微博、微信……然而,很多人并未意识到,这些小小的屏幕正在逐渐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那么,这种危害究竟有多重呢?近,某眼科医院的三名医务人员通过对自己孩子的眼睛进行测试,得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结论:手机和平板电脑对眼睛的伤害远超过电视。
根据相关报道,某眼科医疗机构的三位医务工作者在短短四天内,分别让三名儿童使用手机、掌上电脑、42寸液晶电视和投影仪进行观看。通过比较儿童在观看前后的屈光度、泪膜破裂时间以及眨眼频率的变化,旨在评估这些设备对儿童视力的潜在损害。实验结果显示,持续使用这四种屏幕设备均会导致短暂的近视度数增加(即假性近视)、泪膜破裂时间缩短以及眨眼次数减少。其中,手机和掌上电脑对眼睛的影响明显高于电视和投影仪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名儿童在玩了20分钟手机后,右眼视力竟然下降至假性近视100度的程度。因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使用手机10分钟的影响相当于观看电视30分钟。
假性近视是指一种暂时性的视力下降现象,经过适当的休息后,视力有望恢复。如果由于视觉疲劳引起的假性近视得不到及时的缓解和控制,可能会导致眼球形状的变化,从而发展为真性近视。真性近视的矫正方式包括佩戴眼镜、隐形眼镜或通过手术等手段来改善视力,但并不能完全舒缓。泪膜是覆盖在眼睛前方的一层薄薄膜,由脂质、水和蛋白质组成,主要功能是保护和滋润眼睛表面,以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在正常情况下,泪膜会不断更新,每次眨眼时,眼睑会在眼球表面涂抹一层泪液。如果长时间不眨眼,这层泪膜就会自然破裂,这段时间被称为泪膜破裂时间,正常情况下应大于10秒。当泪膜破裂时间缩短时,会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如眼干、异物感、灼热感、瘙痒及流泪等。
虽然这个“试验”不是严格设计论证和执行的临床研究,样本量也很小,但它进行了一些客观检查(如进行了验光、泪膜破裂时间和眨眼次数的测量),所以还是颇能说明一些问题的,较为直观地展现了手机、掌上电脑等电子产品对眼睛的潜在威胁。
智能手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对眼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常见的就是干眼症。在使用手机,尤其是在玩游戏时,由于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于屏幕,用户往往会不自觉地减少眨眼的频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会导致泪膜出现异常,进而引发干眼的症状。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近视的加重。这对于仍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儿童尤为重要。此外,电子设备的亮屏中还存在一个“隐形威胁”——高能蓝光。它可能会对视膜造成损害,长期暴露于蓝光辐射下,甚至可能引起黄斑变性等导致失明的眼疾,而目前黄斑变性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
尽管在当今社会中,完全让孩子远离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并不现实,但对于6岁以下的儿童,限制他们接触这些设备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每天不超过1小时)是非常必要的。家长应当积极引导孩子参与更多的户外活动。科学研究已证明,户外运动对预防近视具有显著结果。此外,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能够有效抵御蓝光,因此多摄入蓝莓、西兰花、菠菜、枸杞、玉米、蛋黄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对眼睛健康大有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