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远视为什么要早期干预?
远视是一种生理现象,通常情况下,人眼的角膜和晶状体的屈光力要大于眼睛的实际屈光能力。当眼球在发育过程中,眼轴逐渐变长,眼球前后径增大,从而使得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在视网膜前形成远视,这种屈光状态被称为远视。
许多近视父母担心他们的孩子会遗传他们的近视度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可怕,婴幼儿的近视非常罕见,只有1%-1.5%的比例,而超过90%的学龄前儿童是远视。当然,其中大部分是生理性远视,这是眼睛正常发育的一种表现。然而,也有20%-25%的远视是异常的或病理性的,它是导致儿童视力低下和眼睛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这应该引起父母们足够的重视。
据研究,学龄前儿童的眼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生理远视。这种现象是眼睛正常发育的一部分,具体数值如下:3-4岁的儿童远视度数应在200度以内,4-5岁的儿童远视度数应在150度以内,6-8岁的儿童远视度数应在100度以内。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就可能属于异常或病理性远视。
异常的或病理性远视是眼睛发育不良或发育异常的表现,进而对眼睛的正常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这种影响与远视度数或双眼屈光度数成正比,即远视度数越高,双眼度数差异越大,对眼睛的生长发育影响也越大。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其眼睛有很强的可塑性,异常或病理的远视只要能及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正确的医疗干预和矫治,完全有可能使之恢复为正常的发育。
异常或病理性远视的主要表现是视力低常,早期发现儿童视力低常非常有效非常简便的方法是视力检查。
由远视所引起的儿童弱视、斜视及其他视功能障碍,只要在儿童时期得到及时正确治疗和训练也完全有望恢复正常。
以上关于【孩子远视为什么要早期干预?】的内容只是一个大概,想了解更多眼科知识、价格信息,可以点击 一对一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