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出血如何有效诊断?中医药来治疗

玻璃体出血是眼外伤或视膜血管性疾病造成视力危害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玻璃体周围组织如视膜、葡萄膜的血管破裂时,生命液流入并积聚于玻璃体内的现象。视膜血管病、生命液病、眼内肿物、视膜破孔和外伤等均可引起。
玻璃体出血如何有效诊断?
超声波检测在诊断玻璃体出血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在无法直接观察时。对于少量的弥散性出血,使用B型超声波检查可能会出现阴性结果,这主要是由于玻璃体内部缺乏足够的回声界面。而A型超声扫描可能会显示出较低基线的回声。当玻璃体出血较为密集时,无论是A型还是B型超声检查,都能够观察到低到中等振幅的散在回声。在进行高灵敏度扫描时,出血的密度和分布会更加清晰;而降低灵敏度的扫描会导致回声振幅下降,大部分回声点被消除,从而能够判断是否同时存在视膜脱离的情况。
由玻璃体出血导致的玻璃体后脱离,在超声影像的诊断过程中需要与视膜脱离进行区分。脱离的视膜通常显示出高振幅的回声,当改变设备的敏感度时,视膜的回声变化并不显著。脱离的视膜可以追踪到其附着点或视神经盘,而在牵引性视膜脱离的情况下,其形态会表现出明显的牵拉特征。在单纯的玻璃体后脱离中,玻璃体后界面在眼球运动时会有明显的后退现象,而当降低机器的敏感度时,回声的振幅会减弱。
因此,超声波检查能够确定眼球后段外伤与玻璃体出血的程度、是否合并有视膜脱离等病变、判断视力预后,必要时可以重复检查。
玻璃体出血的原因
任何原因致使视膜葡萄膜血管或新生血管组织增生等情况下,玻璃体腔内可出现新生血管。眼外伤和眼底血管性疾病,是临床上引起玻璃体出血的常见原因。
玻璃体出血如何预防
若出现玻璃体出血,首要任务是查明其病因,并积极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对于出血量较少的情况,通常会自行吸收;而大量出血则可能导致吸收困难,药物治疗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采用激光或超声波进行治疗,但其疗效并不明确。一般来说,具备条件的医院会进行玻璃体切除术,这种手术的结果相对较好,部分患者的视力得以改善。然而,如果眼底存在明显的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视力恢复的可能性也会降低。因此,本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原发病的出血量、视膜功能的损害程度以及并发症的情况。
玻璃体出血的中医药疗法
一、血热妄行
治法:清热凉血,活血止血。
方药:生蒲黄汤加减。若热重,出血多而鲜红,口干、舌红、脉数者,去川芎,选加白茅根、侧柏叶、血余炭、仙鹤草凉血止血之品,亦可加藕节、百草霜收敛止血。肝胆火炽者,加胆草、夏枯草以清肝。
二、虚火伤络
治法:滋阴清热,凉血止血。
方药:宁血汤加减。阴虚火旺者加知母、玄参,以滋阴清热。为避免寒凉太过,止血而留瘀,不利于眼内瘀血的吸收,可加生蒲黄、三七以化瘀止血。
三、心脾亏损
治法:养心健脾,益气补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出血量多者,酌加阿胶、三七、白茅根以助其止血化止后,可加丹参、郁金、红花活血化瘀之品。
四、瘀血内停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瘀积难消者,可选加三棱、莪术、瓦椤子、鳖甲破血软坚散瘀之品。若瘀久化热,酌加栀子、黄连以泻火。病久正虚者,可选加益气、养肝、补肾之品,以扶正祛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