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屎黄当心泪囊炎泪囊炎临床表现

小张夫妇刚出生不久的宝贝儿子,拥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十分讨人喜欢。然而,几天前,他们注意到儿子虽然没有哭泣,但眼睛却总是流“泪水”,擦干后不久又会再次流出,有时眼睑上还粘着一些分泌物。家人们认为这是“上火”,过几天就会自然好转。没想到,几天后流泪的情况愈发重,终甚至出现了黄白色的脓液从眼角流出。这让小两口非常着急,立刻带着孩子去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孩子被确诊为“新生儿泪囊炎”。夫妇俩感到有些困惑,怎么才出生不久的宝宝会得泪囊炎呢?这是不是先天性的问题?对此,该医院的眼科医生为他们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医生指出,正常情况下,泪液由泪腺及其附属腺体分泌而成,其中一部分会覆盖在眼球表面,以达到滋润和保护眼睛的目的;另一部分则会蒸发到空气中;还有一部分泪液会汇聚在大眼角,随后通过一个管状结构(医学上称为泪道,包括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及鼻泪管)流入鼻咽部。如果这个管状结构发生堵塞,泪液就无法正常流入鼻咽部,导致眼睛内泪液过多,表现为眼睛水汪汪的状态。由于泪液及泪囊内的分泌物无法顺利排出,微生物可能在泪道内积聚并繁殖,进而引发泪囊炎。泪囊炎是新生儿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
新生儿泪囊炎的患者,通常是因为在出生后的初期阶段,他们的鼻泪管下端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可能被一层先天性膜组织所封闭,或因上皮细胞的残留物导致泪道阻塞。此外,少数患儿则是由于鼻泪管的骨性管腔狭窄或鼻部畸形所引起。由于新生儿泪囊炎是由先天性泪道发育不全引起的,因此也被称为"先天性泪囊炎"。
泪囊炎临床表现
1.急性泪囊炎
一般鼻根部泪囊区皮肤会出现红、肿、热、痛的现象,甚至同侧面部肿胀,有时伴有耳前和颌下淋巴结肿大和压痛,眼部流泪,泪小点处可以伴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当脓肿局限时可以自皮肤面破溃。通常多数患者有慢性泪囊炎病史。
2.慢性泪囊炎
多表现为流泪,眼睛的分泌物较多,挤压患眼泪囊区可以看到自泪小点涌出大量脓性或者浆液性的分泌物,患眼泪道冲洗不通畅。
泪囊炎检查
1.血常规检查
急性泪囊炎时进行生命液常规检查可明确感染的程度和性质。
2.泪囊分泌物的微生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明确感染的性质和致病菌的种类,并为药物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3.病理学检查。
4.CT检查
慢性泪囊炎形成囊肿时,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囊状水样密度影,脓肿的密度略高于水的密度。强化扫描有不同程度的环形强化。
5.泪囊造影
在冲洗泪道、压迫泪囊后,经泪小点注入20%碘油或60%泛影葡胺1~2ml,拭去结膜囊残留造影剂,摄眶正、侧位像,观察造影剂充盈情况。
除去泪囊感染灶,建立鼻内引流通道,为治疗的基本原则:
1.药物治疗

局部滴用各种抗菌素眼液,3~4次/天,滴药前挤压排空泪囊内分泌物,药液才能被吸入泪囊;全身用磺胺或抗菌素,脓性分泌物可以消失,但不能解除阻塞和潴留,作为手术前的准备。
2.冲洗泪道
为了消除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泪囊脓液冲洗干净后,再注入0.3~0.5ml抗菌素。采用抗菌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溶纤维素混合液冲洗,对于早期尚无固定形瘢痕的阻塞可以有较好的疗效。
3.泪道插管术
阻塞部位在鼻泪管处的患者,可以考虑泪道插管手术。先探通泪道,再进行泪道扩张,并置入泪管。
4.泪囊鼻腔吻合术
将局部鼻腔黏膜和泪囊通过手术吻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引流泪液的通道。
5.泪囊摘除手术
应根据情况选择其适应证:萎缩性鼻炎,狼疮、结核、梅毒患者,泪囊周围组织炎症或筛窦化脓性炎症,恶性肿物,角膜炎症,内眼炎,眼外伤等应首先考虑泪囊摘除。
